在学校近百载的春秋中,处处闪耀着流行病和卫生统计学系活跃的身影。它初期萌芽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对广大民众医学知识普及的努力中,快速进步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与血吸虫病等传染病的斗争中,蓬勃发展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学校的发展时期。党的十九大以来,学科系坚持为党育人、为国育才,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服务科教兴国战略、人才强国战略,以“一流的师资队伍、一流的人才培养、一流的科学研究、一流的社会服务”为目标,争创国内领先、特色鲜明的一流学科。
党建掌舵,领航一流学科建设
恪守“初心使命”,切实深化党建引领。学科所在公共卫生学院教师第四党支部,紧紧围绕“七个有力”,通过实施“三大工程”,聚焦“三项建设”,致力“三项融合”,进一步夯实支部党建基础,不断促进支部党建提质增效,推动党建发展同频共振。实施“头雁工程”,严格按照“双带头人”高标准选配支部书记,苏虹教授先后荣获安徽省教学名师、校十佳教师、优秀研究生导师、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。2019年支部获“首批全省党建工作样板支部”培育创建单位,现已顺利通过验收。2021年度支部获评“校先进基层党组织”荣誉称号。
蓄足“源头活水”,加快驱动发展引擎。预防医学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。《流行病学》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,同时获批省级“双基”示范教学组织。获国家自然基金7项,中华预防医学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1项,安徽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。获省级教学研究项目10余项,教学成果奖3项。教学名师叶冬青教授获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先进个人,担任副主编的《流行病学》(第9版)和《流行病学》(第8版)获批全国优秀教材一等奖和二等奖。
育人为本,提升人才培养质量
行稳致远,抓好课程建设“主战场”。学科系构建“课程建设双负责人制”,专业课教师和思政教师结对。推进“课程思政”建设,推动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。动员教师参加思政竞赛,以赛促学,提升教师把思政元素融入课程的教学能力,获校级课程思政项目立项5项。学科系多人次获得“安徽省教学名师”、“安徽省先进工作者”、“安徽省最美科技工作者”等荣誉称号,2022年支部倪婧副教授获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(安徽赛区)选拔赛中级及以下组二等奖。
薪火相传,打好铸魂育人“主动仗”。学科系发挥“传帮带”效应,建立“教学创新团队”和“科研协作团队”,加快青年教师成长。依托学科系各项优势平台,充分发挥导师第一责任人作用,协同校内外院内外专家建设创新创业师资库,拓宽学生学术视野和专业创新思维。2019年来,学科研究生共计获得省级及以上创新创业类奖项10余项,包括国家级专利1项。14人获得研究生国家奖学金,6人获评安徽省优秀毕业生,2人获2020年“安徽省向上向善好青年”提名奖。组织学科教师及学生连续3年参加脱贫攻坚第三方评估工作,指导学生积极参与暑期社会实践活动,引领学生知行合一,学思结合。
科研攻关,赋能学科创新发展
潜心科研“道路”,收获源于积淀。经过六十余载的积淀与凝练,学科系逐渐在重大自身免疫性疾病易感因素与生物标志筛选、重大传染病传播模型与预警、伤害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干预、慢性病的环境可控性等领域形成了稳定的科研方向。构建了“安徽省自身免疫性疾病监测队列”,获批“炎症免疫性疾病安徽省实验室”,建成“医学数据处理中心”。
厚植创新“沃土”,结出累累硕果。依托学科系的实验平台和数据处理平台,一大批高水平科研成果不断产出。学科系近五年陆续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3项、安徽省首批优青项目1项。在Ann Rheum Dis、Environ Int、Environ Sci Technol、Arthritis Rheumatol、Autoimmun Rev等国际权威期刊发表SCI论文300余篇。获安徽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、中华预防医学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1项。
拓展国际“视界”,推进交叉融合。学科系着力搭建国际科研交流平台,积极寻找新的学科增长点。与香港大学、香港中文大学、塔斯马尼亚大学、墨尔本大学、昆士兰大学、昆士兰科技大学、纽约大学、宾夕法尼亚大学等多所知名院校的学者建立了长期科研合作关系,提升了学科系在国内外的影响力,极大地推动了学科建设。
引育协同,打造一流师资队伍
凝聚合力,激发“人才引擎”新动能。学科师资队伍的职称、学历、年龄结构合理,专业结构和学缘结构趋向合理,国际化教育程度逐渐提高。目前在编教师24人,包括教授13人,副教授9人、讲师2人。其中英国皇家内科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院士1人、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、省级学术和技术带头人4人、省级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1人、安徽省优青1人、省级先进工作者1人。三年来,引进三类人才2人,四类人才1人,博士后1人,自主培养四类人才3人,形成了高水平优秀学科团队。
释放活力,打造“人才生态”新高地。学科兼顾“走出去”与“引进来”战略,实施“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计划”,多渠道选派优秀青年人才去国内外高水平大学或研究机构。引进国内外知名学者短期交流访问,聘任兼职教授4名,鼓励加强与校内青年教师的科研合作。近年来,学科系陆续从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大学、昆士兰科技大学、北京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引进6人。
人民至上,服务健康中国战略
主动服务国家战略, 社会服务能力持续增强。随着《“健康中国2030”规划纲要》的实施和推进,我国卫生健康工作重点从“以疾病为中心”向“以健康为中心”转变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以来,学科系牢记初心使命,彰显责任担当。在抗疫前线,叶冬青、孙业桓和苏虹教授带领流行病学专家组义无反顾冲锋在前,搜寻病毒蛛丝马迹;在抗疫基层现场,构建师生志愿服务体系,搭建高效便捷的防护平台;在抗疫后方,专注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人才培育,组织在校师生科学抗疫。潘海峰教授获2020年“安徽青年五四奖章”。苏虹、潘海峰和张志华教授获“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”荣誉称号。
精准对接地方需求,提高公共卫生服务质量。2021年,潘海峰教授受组织委派挂任合肥市卫健委副主任,协助分管疫情防控、卫生城市创建等工作。2022年,范引光教授挂任滁州市卫健委副主任,李宝珠教授挂任合肥市卫健委副主任。迄今,学科系已派出6支专家组参与到督导工作中,实地走访80余所小、中、大学,多次接受安徽电视台等媒体采访,助推疫情防控科学决策,引导人民群众正确理性看待疫情,消除恐慌、减少盲动、增强信心。
日月开新元,万象启新篇。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全体师生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,以创建世界一流学科为目标,以建设全国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为导向,踔厉奋发、勇毅前行、团结奋斗,努力创造无愧于党、无愧于人民、无愧于时代的新业绩,不断提升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贡献度和人民群众的满意度、获得感,为加快教育强国、科技强国和人才强国提质赋能、贡献力量。